您好,欢迎您来到龙泉市人民法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执行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龙泉法院 > 执行信息 > 执行动态
2013年度龙泉法院五大民间借贷典型执行案例
时间:2013-12-31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分享到:

间借贷作为民间“自助式”融资模式,为民间企业或个人提供了一个广泛、便捷的资本市场,也为市场中大量的闲散民间资本提供了投资渠道。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民间借贷存在的交易不规范、缺乏监管、趋利性强等特点,容易产生债务不能及时清偿的各种纠纷,甚至诱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近几年,龙泉法院民间借贷执行案件呈多发态势。为提高公民风险意识、提早防范风险,故公布以下五种民间借贷执行典型案例

案例一:生活本是轻松过,贪了高利全身赔

兰某及妻子共涉及民间借贷执行案件17件,金额238万余元。因数额过大,即便将已查封财产全部处置完,也无法偿还借款本金。现对夫妻工资账户每月进行扣划,保留了必要的生活费用,夫妻也已离婚而收场。

    温馨提示:本案中,兰某及妻子本都有正常收入,且亦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但因贪图高利回报,低息借入再放到别处得到高利回报,在最初尝到甜头后,欲望愈发强烈,最终导致全部财产处置完都无法还清债务,无家可归,夫妻离婚,背负了一身债。

   案例二:莫为蝇头小利,却影响未来生活

市民张某涉及民间借贷执行系列案件一直逃避执行,法院将其列为老赖,录入了征信系统。但张某未想着还钱消去不良记录,而是到处找其它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在查出他的不良记录后未批准其申贷。张某只得到法院,希望与申请人达成和解进行还款。 

温馨提示: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和银行征信系统是相联的,银行在发放任何一笔贷款之前,都会去这个系统里查询。如有,就降低信用等级,不发放贷款,且这个系统还将跟出入境管理部门、房管部门、车管所、工商局充分联手,一旦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老赖”买房、买地、买车等就办理不了登记或者过户手续。如进入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后,信息是不能随意删除的,故千万别贪图高利而去借款,若还不上,为蝇头小利而对未来生活造成影响,追悔莫及。

   案例三:贪图高利积蓄尽,赔了老本生活更是难 

某村村民许某一家将全家积蓄50多万元拿去放贷,没想到对方生意失败,资金链断裂后跑路了像许某将积蓄拿去放贷遭遇对方跑路的执行案件每年都会有百件,此类案件被执行人最初往往生意做得较好,一般以月利2.5(即月利率2.5%)3分的价格进行借款且表面上都能按时偿还本息,越来越多的人信任他,许多人便将钱“存”在那里,少则数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可这些被执行人往往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携款出逃,不知去向或破产或因赌而将钱挥霍殆尽。在被起诉判决后也无力还款,放贷人只能通过执行分配方案得到稍许还款或者根本分文难以收回。

温馨提示:此类案件是受高利驱动而进行放贷,且大多数放贷的是地道的农民或普通老百姓,多年来辛苦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点积蓄。因存银行利息低,他们试图贷给他人挣点高利息,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除了利息没得到,甚至连本都有去无回。所以,切莫为了贪图几千元高利息,而将血汗钱轻易贷给他人。

   案例四:贪图高利借钱上,赔了老底难上难 

仅靠打工补助进行生活的张某将从个人高利借来的钱和补助金放在某公司拿高利息回报,后某公司发生严重经营困难,资金链已经断裂,执行中其财产无法处置,无力还款,而张某的债权人即向张某追债。因张某本就生活困难,根本还不起所借高利贷的本息,且将补偿金也赔了。

温馨提示:此类案件是申请人本身便无投资能力,在尝到高利甜头后去向民间个人借款,再借给开发商或某公司以高利收入,图赚个利息差。可像此类案件因公司资金链断裂被债权人告上法庭进而执行的案件近年来已呈现多发态势,财产或者无法处置或者处置了也无法偿还所有欠款,而申请人又还不了借来的钱,天天往法院跑,执行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但被执行人实在也是无能力偿还,如此,本来就生活困难的申请人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种链条式效应就是民间借贷投资存在的潜在风险,并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借贷民事纠纷、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出现。所以,高利有风险,放款需谨慎!

   案例五:替人担保留个心,执行到你仍需还

刘某替一好朋友担保,后朋友不见,刘某成了被执行人,但他觉得自己冤枉,总是躲着法官,多次执行连个人影也找不到,最终刘某上了“老赖”的黑名单且他的车也被扣押,后刘某答应和申请人协商限期进行和解还上借款。

温馨提示:此类案件也是执行案件多发案件,这些担保人都是帮朋友担保,之后朋友或无偿还能力或失踪,担保人自己成了被执行人,大部分担保人觉得自己太委屈,不愿意还款,于是被法院强制执行。甚至有许多民间借贷就是一场骗局。比如说,朋友找你担保,可能会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设好的“套”,让你往里面钻,借款人会承诺给担保人某种好处。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不顾风险做了担保人。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帮人做保,以防掉进陷阱。如果真想为朋友担保借贷,应多了解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自己要有一定偿还能力。如果你是普通市民,特别是上班族,本来工资就不高,最好还是不要为别人担保,因为一旦掉进担保的陷阱,你正常的生活就会被完全打乱,更不能为了一点小利,就掉进赔偿的陷阱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下一篇:法院司法建议让老支书落选
上一篇:不动产买卖首成交,市法院司法网拍上轨道
隐私声明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龙泉市人民法院 地址:龙泉市中山东路87号 电话:0578-7260803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浙ICP备190432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