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龙泉市人民法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诉讼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龙泉法院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行政诉讼须知
时间:2012-11-1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分享到:

一、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二、如何提起行政诉讼如何提起行政诉讼,即如何进行“民告官”?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注意复议前置的情况,对某些行政行为不服,法律规定必须要先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复议请求,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有些行政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具体可参看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

注意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对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的时效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四项:

1、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的,应当在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即:

()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管辖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海关处理的案件;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双方都有申请回避权;

2)原告在庭审中向法庭提出诉讼请求,被告有权承认或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

3)经允许,双方均可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发问;

4)进行辩论;

5)作最后陈述;

6)有权查阅和补正本庭庭审笔录。

义务

1)必须正确行使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不得滥用;

2)有接受人民法院传唤按时到庭参加诉讼的义务;

3)有遵守法庭秩序,服从法庭指挥和按法庭程序进行诉讼的义务;

4)不得以任何方式妨害庭审活动。

五、举证责任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六、判决类型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经过审理,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

  被告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合法,但未依法给予补偿的,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补偿。

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七、赔偿请求

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经济诉讼,一般解决的是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不涉及经济赔偿。但是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也有权请求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八、有关执行方面规定

在诉讼期间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停止执行?

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行政裁判生效后,如何执行?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下一篇:民事诉讼举证指南
上一篇:刑事诉讼须知
隐私声明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龙泉市人民法院 地址:龙泉市中山东路87号 电话:0578-7260803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浙ICP备190432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