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剑被奉为兵器中的君子,常为文人墨客所吟咏,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薛烛相剑、专诸刺僚、季札挂剑等一系列典故。时至今日,质地精良的宝剑不仅是风雅的装饰器物,更成为流淌于国人血脉的侠义精神的代表。在剑的铸造史上,龙泉宝剑不可不谓其中的佼佼者,许多游客慕名来到这座历史名城,就为一睹名剑风采。 日前,龙泉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因剑而起的案件。事情还须追溯到2014年5月,杭州的小杨赶上五一小长假,与朋友结伴来到龙泉旅游。几人兴致勃勃来到剑铺,选购宝剑以作纪念。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眼尖的小杨很快相中一把放置在高处的宝剑,为了更好地把玩赏鉴,意将其从货架上取下。不料刚刚握住剑身,锋锐的剑体突然从剑鞘内滑落,小杨下意识拿手去接,只觉一阵疼痛,右手已被利刃划伤。事发后,小杨被朋友紧急送往医院就诊。医生表示,小杨右中环小指切割伤,右中环小指指深指浅屈肌腱断裂,伤情严重。 原本轻松的出游被一场意外临时中止,蒙受经济损失尚且不说,还赔上自己的健康,小杨懊恼之余,向龙泉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维权。但铺主消极对待,最终没能达成调解方案,小杨无奈,只得于2015年9月诉至法院。 全面了解案情后,办案法官积极联络双方当事人,协调赔偿事宜。在法院的主持下,此次争端以铺主赔偿小杨18000元,双方达成调解告终。收到赔偿款的小杨也不得不感叹,龙泉宝剑名不虚传。 法官提示:经营者对于店内的各项设施要定期清查,消除安全隐患,尤其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产品,例如本案中的刀剑,需对外设置警示标示。此外,龙泉作为刀剑产地,宝剑如今虽然更多作为工艺品出售,却以武器的形式演变流传至今,其锋利不可小觑。游客赏鉴时应当注意握姿,切勿倒提宝剑,以免不慎被剑刃误伤。(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